内容简介
认罪,很难。 向人认罪,也很难。
还记得上一次为罪而流泪,是什么时候吗? 世俗时代积非成是、称是为非,大环境中的罪恶观念愈趋模糊,个人更难为罪为义责备自己。 社会风气造就了一种心态:与其认罪,不如明哲保身,在罪证确凿前绝不轻言己罪;然而我们知道,所犯的罪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,基督徒群体该如何抵御这股潮流,彼此认罪,相互和好?
求助礼仪崇拜也许是个方法,藉由每次参与崇拜,顺着忏悔圣礼的言词框架,每周至少悔罪一次,面对自己思想、言语和行为上的过失。 然而崇拜时间有限,认罪文词只能通泛带过,没办法细细谈论。 那么,相互之间有所得罪的弟兄姊妹,是不是就能借着各人分别在神面前的忏悔,化消彼此的嫌隙?
其实,我们真正需要且渴望的,就是听闻自己所得罪的当事人亲口赦免我们。 斯托得牧师提醒我们,一个清晰简单的原则就是:得罪谁,就向谁认罪。 得罪神的部分,基督为我们偿还;而得罪人的部分,需要自己偿还——或许只是一句诚心的道歉。 肢体间认罪后所蒙的赦免,正说明了肢体间团契关系的修复与和好。 让我们跟随斯托得牧师,重新思想认罪、赦免、和好之间的关系。 或许彼此认罪、彼此和好,在基督里就没有你我想的那么难。
目录
推荐序一 / 张圣佳
推荐序二 / 庞君华
序言
绪论
第一章 隐密的认罪(向神)
第二章 私下的认罪(向被冒犯者)
第三章 公开的认罪(向教会)
第四章 附耳告解(向司铎)❶:牧者的权柄
第五章 附耳告解(向司铎)❷:悔罪者的需要
结语
附录:几份安立甘宗官方宣言
参考书目
附注
主题索引
经文索引
作者简介
斯托得(John Stott, 1921~2011)
二十世纪福音派重要领袖,于二〇〇五年获《时代杂志》选为「世界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」。 一生主要时间于英国万灵堂担任牧职,也以此为起点,开展他在全球的服事。 他在万灵堂的牧养工作,影响了二次大战后英国福音派教会的复兴运动。 此外,亦担任一九七四年《洛桑信约》(Lausanne Covenant)起草委员会主席,该信约为福音派奠下了传福音和社会关怀并行的基调,对全球福音派发展影响深远。
斯托得讲道时,有这麽一句令人难忘的开场白:「我一直是一个罪人,也常常软弱失败。」 他深深了解自己无异于别人,需要常常认罪,祈求神和人的赦免。
详细资料
作者:斯托得 (John Stott)
出版社: 校园书房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220310
页数:176
尺寸:14.4 x 21cm
语言:繁体中文